题记:李玩有一只狗,一只叫“爱因斯坦”,另一只也叫“爱因斯坦”。
曹保平导演的《狗十三》尘封五年之后终于登上了大银幕,讲述了少女李玩的青春故事:13岁的李玩从小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本想报名物理兴趣班却被父亲以爱的名义换成了英语辅导班,再婚的父亲隐瞒了后母生下弟弟,给她买了一只小狗作为补偿。李玩给小狗取名为“爱因斯坦”,与其感情渐深时,小狗却因祖父不小心而走失,父母为了让李玩不再寻找小狗,买了另一只相像的小狗坚持这就是“爱因斯坦”。当李玩努力学会沉默与忍受时,新“爱因斯坦”却因为咬伤弟弟被再次送走,堂姐李堂听从长辈安排给李玩辅导英语,其男友高放却爱上了李玩。李玩在英语口语大赛上讲述宇宙膨胀理论名落孙山,偷偷参加的物理竞赛却获得了一等奖,父亲因此深感女儿的成长并引以为傲,带着她参加酒会炫耀,讨好领导。当她再次见到别人牵走的“爱因斯坦”,只是淡淡地离开。
《狗十三》剧照。
在收获不俗口碑的同时,这部影片也引发了大量关于中国教育、中国青少年成长的讨论。本文则打算聚焦李玩和她深爱的物理,解读片中的科学隐喻。
影片一开始,李玩就对着镜子喃喃自语,希望平行宇宙是真实存在的,这样这个世界里自己无法得到满足的愿望,就可以那个世界得到实现。这个精妙的伏笔串起了以下情节要素:李玩喜欢物理,乐于用物理理解这个世界;李玩面临“红玫瑰白玫瑰”的选择,但不仅仅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情感的“少年不知愁知味”,而是整个认知世界的选择;此外还有镜子的隐喻,后文会专门提到。
影片中,父亲出于愧疚给李玩买了一只小狗,被李玩命名为“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无论在学界还是大众心中,都是物理学的高峰是瞻仰的偶像,也是物理学在大众心中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毫无疑问,这个名字代表着对父亲的反抗与控诉,家长们甚至对爱因斯坦毫不了解,爷爷的揶揄“还是个外国名字”便说明了无法理解李玩的小心思。
随着剧情的深入,李玩与小狗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时候“爱因斯坦”这个符号就变成了一种直接的情感宣泄,对小狗的喜爱正如她对物理本身的喜爱一样。但她依旧是孤独的,她会关着门,戴上厚重的耳机,听着音乐,看着物理书。这种孤独,以一种极为荒诞的形式在酒桌上呈现出来:李玩父亲的领导问李玩爱看什么书,李玩回答说是霍金的《时间简史》,老领导面不改色地说还是要回到传统文化,孔子的“逝者如斯夫”就很好嘛。抛开对酒桌文化和油腻中年男性的讽刺不谈,老领导显然是没有读过《时间简史》的。《时间简史》作为近年最声名显赫的物理学普及读物,是堪与爱因斯坦媲美的物理学符号,虽然有调查表明大多数读者只是买回来束之高阁,读过且读懂的人不多,但更为尴尬的是老领导对现代科学一窍不通,却强行用国学进行说教。
《狗十三》剧照。
身残志坚的霍金写过另一本经典著作《果壳中的宇宙》,书名来自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的一句名言:“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霍金是以自己小小的残破身躯作比,束缚不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想在宇宙中飘荡,自由飞扬,徜徉在宇宙的涟漪之中。李玩也是身处果壳之中,只不过不是生理上的身体,而是精神上的桎梏,她只能在自己的小小果壳之中探寻宇宙的奥秘。特别是,这种桎梏不仅来自于陌生人,也来自于最亲的父母和暧昧的恋人。
对李玩的父亲而言,李玩想去看宇宙展和其他小孩子去游乐场没有什么分别,以至于可以记错时间,带着李玩参加酒会,说出“伯伯的道理比宇宙更渊博”这样恶心的奉承话。如果说,这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代沟,那么李玩的堂姐李堂就像是李玩世界的逃离者。李堂有叛逆的一面,她早恋、去迪厅蹦迪、喝酒,但也有世故的一面,是学校里的好学生和父母长辈眼中懂事的乖乖女。两极在她身上毫不违和的存在,一脚踩在李玩的世界,一脚踩在父母的世界。虽然她也有自己的迷茫与无助,但尚未成型的世界观正在向成人的世界倾斜,可她还借着学英文骂李玩“虚伪”。高放也不懂李玩,他或许很喜欢李玩,但在物理方面和李玩绝对绝缘,不了解李玩对物理的热爱,不知道她英文演讲为什么要讲大家都听不懂的宇宙。如果说贾宝玉和林黛玉拥有相通的精神世界(贾宝玉知道林妹妹不会劝他考科举),那么在《狗十三》中,物理对于李玩而言也不仅仅是一门功课,更是其精神世界的象征。只有能和她一起共享物理的世界,才能使她摆脱孤独,让她不再是孤单的王——影片在这里用了一个自指的隐喻,在李玩看爱因斯坦的时候,一只“爱因斯坦”就趴在她的身旁。
回到开头提到的镜子隐喻。在20世纪之前,镜子的隐喻就已存在,例如中国古代的镜说(“以人为镜”)。在西方的语境中,镜子的文化内涵同样悠久。在文艺复兴之前,通过自然界中的镜子(如湖面)和人工制作的镜子来表现人物的艺术手法就已出现,只不过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发扬光大并理论化。这是以达·芬奇为代表的一系列艺术家、文学家的功劳,达·芬奇写道:“画家应该就像一面镜子,经常把反映的事物的色彩摄进来,前面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又如塞万提斯在《唐吉诃德》序言中认为,作家“所有的事都是摹仿自然,自然便是它唯一的范本;摹仿得愈加妙肖,你这部书也愈见完美”。这类观点流行的最直接原因是镜子制作工艺的发展,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理性精神的滋生和发展密不可分。镜子成为一种客观、理性的工具,帮助人们反观自身,“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体现的也是出于同样的“成像原理”。
《狗十三》剧照。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文化开始在大众中传播,在比爱因斯坦早一些的弗洛伊德那里,梦成为另一面镜子,其继承者拉康甚至直接提出了镜像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文化影响很大,到晚近才渐渐被扬弃,平行宇宙、盗梦空间这样更倾向量子力学的包装和解释变得更为流行。如果再早几十年,曹保平或许会用弗洛伊德的手法讲述这个故事,类似爱丽丝梦游仙境,成长意味着梦醒来。
然而,不论我们怎么更换讲故事的方式,这个故事依旧会继续下去,就像李玩的弟弟正在重复李玩的故事一样,科学的发展并不能改变故事的走向,弗洛伊德不能,爱因斯坦也不能。李玩虽然获得了物理竞赛一等奖,却也庆幸还好那只“爱因斯坦”没有扑过来。从“爱因斯坦”走丢那一刻起,它就已经永远的走丢了,回来的“爱因斯坦”是另一只“爱因斯坦”,是父母期望的平行宇宙中的“爱因斯坦”,可是李玩很快发现,即便是这样的“爱因斯坦”也是父母无法接受的。
不过,如果将《狗十三》的主题限制在青春期的成长,然后像成年人那样看过即忘,或是感叹长大后终究成了你,不免有些狭隘。物理在影片中只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叙述方式,借助科学的纯洁性隐喻一种理想。即便有平行宇宙,李玩也彻底失去了“爱因斯坦”。哪怕爱因斯坦给她展示了浩渺的宇宙,哪怕她仍喜欢着物理,但再也不会有人了解她孤单了,就好像地球上的人类不会知道自己在宇宙中有多孤单一样。
原标题:《狗十三》:科学少女李玩的孤独青春物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