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发布,其中,位于重庆的重庆大学近代建筑群,中央银行、农民银行暨美丰银行旧址,罗斯福图书馆暨中央图书馆旧址,816工程遗址等4处建筑上榜。
记者了解到,在重庆大学A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抗战遗址,包括寅初亭、工学院、理学院、文学斋、中央大学七七抗战大礼堂等。
蒋介石在理学院发表演讲
通过了《声讨汪逆兆铭案》
重庆大学理学院位于重大A区校园内,抗战时期,它见证了沙磁文化区诸多重要事件。
重庆大学理学院,蒋介石在理学院发表演讲,通过了《声讨汪逆兆铭案》。
理学院作为重庆大学第一座教学楼,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该校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1938年2月6日,重庆沙坪坝区自治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理学院二楼的教员休息室举行,会上宣告了“沙磁文化区”的成立。1939年3月,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女同学联合邀请邓颖超来理学院演讲。
1939年5月5日,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后,国民参政会议第一届第四次大会于同年9月18日在理学院召开,蒋介石出席会议并发表了演讲,会议通过了《声讨汪逆兆铭案》。
1930年~1933年修建的理学院,属于中国式建筑风格,由沈樊德设计。
“工”字形平面,中轴对称,总体为双层带阁楼,层次为重檐歇山形式,屋面坡度较陡,建筑外立面遵循中国古典建筑样式,翘角飞檐,内部结构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是民国时期中国建筑师探索中式建筑风格的典型例证,为研究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及民族风格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外,作为重庆大学第一座教学楼,也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重庆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大轰炸时,工学院曾中弹
校友捐建大轰炸纪念碑
漫步校园,沿着重大嘉陵江的临江路走去,可以看到一座用条石砌筑,仿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建筑物,它便是重庆大学工学院楼。目前,这栋楼已作为留学生的教学楼。
重庆大学工学院楼,如今是留学生的教学楼。
1940年5月29日被日机轰炸后的工学院一角(资料图)。
该建筑坐南朝北,面阔42.7米,进深12.2米,建筑面积2456.56平方米,整栋建筑古朴大方。“重庆同时期建筑中较为少见,为研究重庆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及西方建筑风格对本地建筑的影响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重大校史及重庆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珍贵史料。”沙坪坝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重庆大轰炸对那时的每一个重庆人而言,都应该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抗战时期,著名无线电专家冯简便在工学院大楼办公。”该负责人称,1939年9月、1940年5月和7月,重庆大学著名的工学院在上百架次日寇战机狂轰滥炸中3次遭遇破坏,死伤师生250余人。现在虽已修复多年,工学院建筑在新旧材质契合线上仍有着当年血与火的清晰灼痕。
重庆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该校75周年校庆时,校友们在工学院大楼身后捐建了大轰炸纪念碑。这是一块用残垣断壁垒筑的石碑,记录了重大那段烽火中的故事。
工学院大楼后的大轰炸纪念碑。
中央大学“七七抗战大礼堂”
众多历史名人在此演讲过
重庆大学A区后校门旁,一栋黄色墙体、灰色瓦顶的老建筑卧立在几棵大树下。如果不是很了解抗战历史,你或许不会知道,这是已历经近80年风雨的原国立中央大学七七抗战大礼堂。
中央大学七七抗战大礼堂将启动修缮。
七七抗战大礼堂,众多历史名人在此演讲过。
原国立中央大学是我国最著名学府之一,它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以及台湾的中央大学等多所名校的共同前身。抗战爆发,国立中央大学西迁入渝,“借住”重庆大学,两大名校携手办学,构筑了当时中国大后方最著名“文化三坝”之一,也成为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块高地。1938年,七七抗战大礼堂修建。
史料记载,周恩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英国前首相和工党领袖艾德礼、马寅初、郭沫若、老舍、曹禺、冯玉祥将军等历史名人曾来来此演讲及参观访问,这里成了重庆大学和中央大学师生抗日运动的重要活动场所。以该礼堂为代表的重庆大学老建筑群,刻写着抗战时期中国教育高地的烽火记忆。大轰炸时期,七七抗战大礼堂没有受到损毁。
因房屋老化停止了使用
将实施抢救性修复,完善展览等功能
重庆大学文学斋。
位于重庆大学A区内的寅初亭,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大学子为纪念马寅初爱国行为于1941年上半年建该纪念亭,冯玉祥题“寅初”匾。
5日下午,记者来到礼堂的所在地——重庆大学松林坡,看到一栋两层楼高、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建筑大门紧闭,外墙已经发黄斑驳,建筑外的大树已经高过屋顶,屋顶有些残败,树枝逐渐将礼堂包裹。
“惨烈大轰炸中,重大人和中央大学师生们没有放弃教学科研,自己动手挖防空洞,建地下实验室。每逢空袭,学校防护团就发出预备警告,师生们迅速返回防空洞继续学习。大多上午10点进防空洞,下午5点出来。 日机常常夜袭,同学们习惯了在防空洞饿着肚子睡觉、读书、下棋、恋爱甚至吵架,越炸越强。”重庆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礼堂为纪念七七事变而得名,也叫松林坡礼堂。1938年修建后,曾在1951年、上世纪80年代进行了扩建改造。“2000年以前,大礼堂都是重庆大学学生重要的活动场所,使用年限长达62年。2000年后,因为房屋老化、屋顶部分腐朽等问题,才停止了使用。”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于这样一栋历经近80年风霜洗礼,在重庆大轰炸中存留下来的建筑又将如何修缮?
据介绍,目前该礼堂维修改造方案已原则通过,预计年内实施抢救性修复,完善展览、学生社团戏剧舞台、形象展示等功能,提升其历史文化内涵。
新闻背景:
首批名单中,我市7处建筑遗址入选
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是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发布。该名录是根据时间阶段划分的建筑遗产集合,包括了20世纪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建筑遗产。在去年公布的首批名单中,我市的重庆人民大礼堂、人民解放纪念碑、黄山抗战旧址群、国民参政会旧址、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南泉抗战建筑群等7处建筑遗址入选。
据悉,和首批名单相比,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凸显了中国优秀传统建筑风格与形式。项目在文化教育类、工业遗产类、居住类、建筑群等方面均较首届有所增加。
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中,除了重庆大学近代建筑群,我市还有中央银行、农民银行暨美丰银行旧址,罗斯福图书馆暨中央图书馆旧址,816工程遗址建筑遗产项目上榜。
渝中区,美丰银行旧址(资料图),1935年8月,美丰银行大楼建成,由著名建筑师杨廷玉设计。1949年,朝天门地区发生“九二”特大火灾,这栋大楼有效阻挡和遏制了火势的蔓延。
罗斯福图书馆暨中央图书馆旧址,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渝中长江一路1号,该馆筹建于1946年,以抗战时期的中央图书馆为馆址,是中国唯一一座以外国总统命名的文化机构。
816工程遗址(资料图)。
上游新闻-慢新闻记者 周小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