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办园点的设立,以及对无证幼儿园的“择优转正”等措施,必将大大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并在缓解当下及今后一段时间“入园难”问题的基础上,可能为学前教育蹚出一条新路。
北京市近日印发《北京市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要求(试行)》及相关通知,提出将设立一批接收3—6岁儿童接受保育和教育的社区办园点。同时,也将排查现有的无证幼儿园,支持、帮助条件较好的无证幼儿园,创设条件使其符合社区办园点要求。
近年来,国内大城市幼儿“入园难”问题较为突出。这其中,不排除一些家长希望“入好园”、争抢优质资源的情况,但总体而言,现有的幼儿园并不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公立园更为稀缺。而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效果的次第呈现,这种供需紧张的矛盾预计还会加剧。据北京市卫计委今年3月披露,全面二孩实施一年来,北京市孕产妇分娩数持续上升,2016年自然年比2015年同期多出生约10万人,增长62%。这意味着幼教资源在未来几年将面临更大挑战。
事实上,一直以来,北京市都在努力扩展学前教育资源。从2015年起,北京市教委即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扶持奖励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年内增加入园名额15万个。此次推出的“社区办园点”,即是旨在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提供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服务,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
与以往不同,“社区办园点”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幼儿园”,而是一种替代性学前教育资源。这也是文件明确指出办园点不命名“幼儿园”的深意所在。
在具体标准方面,办园点在园舍面积、师生比等方面,均有所放宽,也更灵活。园舍方面,强调要有安全、稳定、无污染的场所,每班幼儿活动室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平方米,若活动室与睡眠室共用,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而根据《北京市幼儿园、托儿所办园(所)条件标准》,一个最低标准的幼儿园,每生占建筑面积也要7.58平方米,每生用地面积定额则为13平方米。师生比方面,办园点保教人员与幼儿的比例设定为1∶10到1∶12,而即便是北京市的小规模幼儿园,其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也应在1∶5.5至1∶6。
这样的“放宽”与“灵活”,更该被视为对以往幼儿园高门槛的一种补充,也是直面现实困境的救急之举。毕竟,一天天长大的孩子终归是要入园的,有一个就近、安全的办园点总是好的。
况且,在园舍及师生比上的适度放宽,并不意味着降低办园标准。根据文件,对办园点在设施设备安全、人员基本条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十分细致、严格,涉及选址、房屋手续、卫生设施等30余个具体事项,覆盖了家长及社会关心的诸多问题。比如,所有工作人员实行实名管理,监控视频应保存30天,引进营养配餐,等等。
社区办园点的设立,以及对无证幼儿园的“择优转正”等措施,必将大大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并在缓解当下及今后一段时间“入园难”问题的基础上,可能为学前教育蹚出一条新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