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微信公众号消息,在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下,光明网、咪咕文化联合主办,咪咕直播独家播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系列直播,带您感受流传百年的胶州秧歌。
1992年一幕小品《秧歌情》
将东北秧歌带到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中,更由于以后小品以及以赵本山、潘长江、宋丹丹等小品演员的走红,东北秧歌变得广为人知。
不过,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却是东北秧歌的“近亲”胶东秧歌。
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同属北方秧歌。
但地域与人文历史的不同,使其舞蹈形态有着鲜明差异。
故老相传,秧歌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渐渐就形成了秧歌。
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产生的年代已无从考证,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胶州包烟屯( 现胶州市马店镇小屯)赵、马两家因生活所迫弃家闯关东。
在逃荒路上, 老人身背腰鼓( 秧歌中的鼓子), 女人背针线包( 秧歌中的翠花), 男孩打棒( 秧歌中的棒褪), 女孩打小拔( 秧歌中的小鳗), 从乞讨到卖唱, 后来又边舞边唱, 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舞蹈程式和具有胶州地方特色的民间小调, 这就是胶州秧歌的雏型。
后来他们重返故乡, 经过代代相传,不断加工提炼, 大约10 年时间, 基本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舞蹈— 胶州秧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胶州秧歌由舞蹈逐步发展为戏曲, 改革者是刘彩。
刘彩( 约1838 一1918年),
马店乡楼子埠村人, 自幼精研舞蹈秧歌。同治四年( 1864年), 他在本村坐科招生, 改编演出了马店村秧歌艺人纪鸣坷(1834 一1914年) 等口头创作的秧歌小戏《裂裹脚》。
胶州秧歌由舞蹈发展为戏曲是秧歌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1920 年秋, 后屯村( 现属胶州市后屯乡)有一位秧歌爱好者陈蛮增( 1852 一1936年)
在七城村( 现属胶州市后屯乡)坐科招生。
由于他精通武术, 并大胆地把一些武术技巧融人秧歌, 所以他率领的秧歌队自成一家, 很受观众欢迎。
为了区别两家不同风格的秧歌, 人们习惯称刘彩的秧歌为“ 北路秧歌” ,陈蛮增的秧歌为“ 南路秧歌” 。
后来, 两路秧歌兼收并蓄, 取长补短, 使胶州秧歌的艺术风格更加完善,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秧歌。
胶州秧歌作为在广场上表演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有跑场和戏曲演出两部分组成。
秧歌戏分为本地戏和移植戏两种。
秧歌戏原有口头剧本72 个,现已挖掘整理出《大离别》、《捎本》、《裂裹脚》、《说媒》、《双拐》、《锯缸》、《钥匙记》、《赶脚》等35 个。
2006年5月20日,胶州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七代传承人李燕
据李燕介绍,胶州秧歌按其表演形式划分为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两种形式;按其角色划分,分为5个角色: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5个角色,人物角色明显易辩,每个人特征明显,舞姿独特。
翠花
“钗荆裙布髻盘鸦, 缓步长歌卖翠花。几度相逢还一笑, 今年春色属谁家?”
在早期演出时,身背绣花包表演的是“翠花”,塑造了动作舒展大方的老人形象。
扇女
胶州秧歌“扇女”
“窄窄红襦稳称身, 女儿装束更怜人。纤腰倦舞娇无力, 团扇轻摇满袖尘。”
扇女是秧歌里的少妇,穿着短袄裤褂,小包头,右手拿团扇,左手攥彩巾,舞姿翩翩 ,是青衣角儿。
胶州秧歌中最美的舞姿都在扇女身上体现。
小嫚
胶州秧歌角色“小嫚”化妆
“宮扇罗巾学拉花, 巧将艳曲按红牙。汗流香粉纷纷落, 箫鼓喧阗日未斜。”
小嫚是对小姑娘的称呼,穿裤褂,头结发髻,右手持宫扇,左手拿彩巾,起舞之后轻巧开朗,活泼可爱。
棒槌
胶州秧歌“棒槌”表演
“登场骤听鼓声哗, 簇拥人丛面面遮。就里阿侬偏出色, 淡红袄子满头花。”
棒槌身穿紧身衣裤,头戴红缨,脚蹬快靴,手拿木棒。扭起来,舞姿矫健,动作利落,击打木棒节奏脆快,是戏里的武生。
鼓子
胶州秧歌“鼓子”的装扮
“小鼓轻摇号货郎, 当筵袖舞太郎当。两行红粉生相妒, 唐突歌场凭他狂。”
鼓子戴毡帽,带卡胡,穿水袖,是个丑角。
扭起来可以自由地满场“飞”,特点落在舞得风趣、随意。翠花穿短袄、黑坎肩、百褶长裙,左手拿巾,右手持扇,舞起来泼辣,节奏明快,是老旦一类。
膏药客
“罗伞高擎笑拍肩, 铃声喧处压场园(应为“圆” )。凭谁管领春风坠, 让与壶中卖药仙。”
胶州秧歌主要行当角色
除此之外,胶州秧歌还有另外一大特点就是“扭”。“扭断腰”、“三道弯”等都是胶州秧歌在民间的别称。
据此提炼出动作韵律特征又叫“三弯九动十八态”。
具体讲,“三弯”是指扭起来要有三个弯曲体态;“九动十八态”是指头(腮)、肩、胸、胯、腿、膝、脚、大臂、小臂、手等部位的姿态和变化路线。
胶州秧歌服饰
胶州秧歌的五点动律特点是:扭、拧、抻、碾、韧。
“扭断腰”的特征形成是在“扭”的基础上,因为“扭”是胶州秧歌的核心动律,脚的扭动和腰的扭动;
胶州秧歌表演打击乐伴奏
“拧”是以腰为中心轴的拧转,发力点是脚腕的拧动,才能达到腰和脚配合,形成“三道弯”的曲线形态;
动作上的延伸和慢体态动作的放大是动律特点中的“抻”,容易控制动作的初始和结束,是舞者肢体上达到最大姿态的舒展和延长;
胶州秧歌传统服饰
“韧”是动作的流动过程中,身体姿态发生变化时,肢体和力量上相互配合,绕扇和推扇时,手臂力量和手腕上配合,使动作过程做到更好的延长,幅度放得更大;
胶州秧歌化妆器具
“碾”主要是脚步的碾动和腿部力量的结合,在动作过程中完成的碾动,“碾”也是形成“三道弯”体态的关键。
小东屯秧歌舞台
胶州秧歌虽然文化底蕴丰富,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一度不再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胶州秧歌第六代传人之一的吴英民曾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吴英民看到大伙农闲时间时更多的是看电视、打牌,扭秧歌看秧歌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都喜欢流行音乐、现代舞了,觉得扭秧歌挺土的”,胶州秧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
胶州秧歌主要打击乐器“镲”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不断重视,这一现象不断得到改观。从2008年起,胶州市政府将每年设立100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还组织专人对胶州秧歌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除了整理收录传统剧目外,胶州秧歌还作为胶州市文化艺术的精髓在中小学普及学习,文化部门也派出专职辅导教师巡回传授技巧。
可以想见,胶州秧歌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原标题:揭秘中国“最牛”广场舞!从清朝流传至今,从未断绝...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