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科普微信公号消息,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很多人都会将立冬和冬至两大节气混淆。立冬一般是在每年11月份的某一天,而冬至一般是在每年12月份的某一天,由于二者时间不同,其含义也不同。那么,两大节气到底有何不同之处呢?
据齐鲁网介绍,立冬的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日~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的“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则需抢种晚茬冬麦、移栽油菜,南部地区则是种麦的最佳时期。另外,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此时,空气干燥,土壤中含水较少,应注意防火工作。
据中国军网介绍,冬至节气起源于春秋时期,盛于唐宋时期,相沿至今。我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从而测定出冬至的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会逐渐变长,各地气候进入最寒冷的阶段,即人们常说的“进九”。
提到冬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在这一天要吃饺子。那么立冬和冬至两大节气在饮食上有哪些相同跟不同之处呢?
据东方网介绍,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很多节日、节气都要吃饺子,比如三伏天的头伏、立冬、除夕。立冬吃饺子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因为人们认为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交子”与“饺子”谐音,故立冬这天应该吃饺子。立冬是进补的节气,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因此立冬之后的饮食要以温补为主,可以温暖身体、驱走严寒,增强抵抗力,少生疾病。
同样冬至也有吃饺子的习俗。据《郑州晚报》介绍,我国北方地区一直流传一句俗语,“冬至到,吃水饺”,因此,北方地区冬至的习俗也是吃饺子。南方地区在冬至大多会吃汤圆,也有部分南方地区在冬至当天喝羊肉汤,以驱除寒冷。在江南水乡,部分地区冬至之夜全家人会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
原标题:今天北半球白昼最短 你知道冬至和立冬有何不同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