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中学生如何阅读与写作 这些文学大咖走进重庆一中这么说……
12-14 22:03:54 来源:上游新闻

att_1382965_副本.jpg

今(14日)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办、重庆一中承办的首届“作家进校园”与“校园写作计划”启动会在重庆一中拉开帷幕,知名作家毕飞宇、欧阳江河、李洱、宋潇凌,著名评论家张清华教授、文学批评家丛治辰等国内文学大咖走进重庆一中,与师生就“阅读与写作”展开了交流。

文学教育应是启发式的

学生要留点时间自主阅读

att_1382961_副本.jpg

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授分享了两个自己的故事,表达了他对“阅读与写作”的看法。

张清华回忆起自己曾经的一个好兄弟,同窗多年,友谊一直都很好,自己的中学时代,几乎就没有挑灯夜读的经历,而好哥们埋头苦读,却未能如愿以偿,经历了三次高考最终也只考上了一所中专。

另一个故事自己写的一篇《梦巴黎》,这篇文章写出来以后,成为许多中学生的阅读题,老师也非常认真地在文章背后编写了许多的阅读练习,但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对这些题,他可能也做不出来。

这两件事情促使张清华思考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问题,“我们多年来所从事的工作,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就是过度的知识化。”在他看来,文学教育除了是知识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思想的人格的品德的教育。

“古人主张多背诵,‘熟读唐诗300首,不能写诗也能吟’,今天学生可能对这些非常厌倦,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把文学教育、语文教育当成了一种完全知识化的一种教育。”在他看来,真正的好的有效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式的,启蒙的。

“朱熹讲‘唯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在哪里,一定不只是在书本上,它在生活当中,在生命经验当中。”

他认为,必须把书本的知识教育和生命人格实践的启迪和教养养成联系起来。

他说,在阅读与写作上,最好的情况是在做到学校教育的要求之后,作为学生,能够给自己留一点时间进行自主的阅读,作为老师能够在课堂安排之外,给学生留一点点自主权,留给他们一点自己阅读的时间,这样,学生可以慢慢积累自己的一点点所长。

不要读网络文学

多看经典作品培养基本的语感

att_1382964_副本.jpg

谈到阅读与写作,当代作家、中国现代文化馆研究部主任李洱告诉现场的同学们,在高中时期的学习跟后来有没有可能走上写作道路,或者在语文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关系不是很大。

他举了个例子,自己曾经受命编撰了一部高考作文满分集,看了这个作文选以后,当时就断定里面不可能出现作家。

“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严格按照中学语文的评分标准,面面俱到的,各方面的指标非常均衡的写出来的作文,基本上见不到性情。”李洱说。

他同时建议,在学各种各样的知识之外,如果有时间可以看一下课外书,但是我奉劝大家不要看网络文学,或者尽量少看网络文学。

他表示,网络文学有时间的话看经典作品,如果长大了,想写网络文学可以写一写,现在不要浪费时间在里面,有时间看一下经典作品,培养基本的语感。    

“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必要的知识,然后保留你的性情,保留培养你基本的语感,非常非常重要,对你的一生都很重要。”李洱提醒同学们。

任何知识都是语文的一部分

吃透课本建立体系化的知识对学习帮助最大

att_1382962_副本.jpg

文学批评家、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丛治辰是北大文学博士,也是2002年山东省文科高考第一名。

“我是靠着数学拉分考上北大的,我的数学是山东省那一年的前三名,扣了8分,142分。很多人喜欢刷题,但是你刷一百道题,我只做一道题,我怎么学数学呢?” 丛治辰说他就一个办法,就是把课本吃透。因为,如果把课本吃透,就建立了体系化的知识。

“语文学习包括任何学习,最害怕的就是死记硬背而搞不清楚背后的逻辑。其次,是碎片化的学习,就是搞不清楚掌握的知识在体系当中的哪个部分。”丛治辰认为,“我们学习的是体系化的知识,会学习的人会把知识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个非常坚固的结构。”

他说,他上大学后遇到的学霸,从来都不是碎片化的学习知识,因为一旦纳入体系当中很容易学到它,学习是为了建立每个人的知识体系的思维方式,这是初高中学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不要封闭的学习知识,语文是最不应该封闭的,“大家在初中以玩的精神学语文,到了高中就别补语文。会学习的人,任何知识都是语文的一部分。”他给同学们这样建议。

他同时认为,过分的知识化,过分的把语文变成了套路,变成了公式,最后语文的教育变成了没有人、没有感性、没有感触,“我看着这个题可以立刻的想出答案,而且这个答案不是我真心感触的,我只是知道出题人是这么想的,这就离我们语文教育的真谛越来越远。”

他说,学习的重心不在于外在的肯定,不在于学习成绩的肯定,也不在于成功与否的肯定,重要的在于跟自身生命的关系。

新闻链接>>

作家进校园播撒文学种子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校园写作计划的一项活动,通过学校和作家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学教育,促进校园写作。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是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担任主任的一个学术组织,该中心推出的校园写作计划,从全国挑选“有极大社会影响力、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推广普及文学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点中学”作为合作学校和种子学校,共建文学教育示范学校,营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撒播文学种子,点燃文学梦想,发现文学新人。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阅读与写作:在知识化与去知识化之间’,与一中办学的追求是高度契合的。他们不仅培养与鼓励学生获得学科知识,更加重视对学生知识教育之外的价值信仰、责任担当、创新精神等人文素养和人格发展的培养和熏陶。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然要依赖于广泛而有深度的阅读和写作。”重庆一中校长唐宏宇说。

本次作家进校园活动,聚焦于阅读和写作,探讨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如何处理好知识化与去知识化之间的关系,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适度的空间,通过探讨和交流,不仅有助于澄清阅读与写作中的诸多认识,也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对推进学校阅读写作教育,推动素质教育、课程改革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据介绍,2016年11月,重庆一中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校园写作计划的西部第一所合作学校和种子学校,已经邀请了著名作家苏童等作家、学者前来学校开展交流、讲座等活动,参与的师生两千余人次,辐射的学校五十余所,有力的提升了学校乃至地区文学教育的氛围。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图 周鹊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