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座极北之地的城市,虽然城市本身知名度不低,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也是古都之一。这里的屡毁屡建,见证了肃慎系民族靺鞨、女真、满洲的历史。
阿城,东北平原上的一个小城,普通而平凡,即使它也是历朝历代都城大家庭中的一员,它依旧默默无闻,既没有西安洛阳的盛名,也没有南京杭州的风光,仅有的皇城建筑,也被海陵王完颜亮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1
肃慎系民族的政治中心
距今一万多年前,今天的阿城地区就已经开始有人类活动,并留下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到了三千年前,当商周易代完成后,生活在按出虎水畔的肃慎人,已经和中原王朝产生了联系,只是仅仅是以远方朝贡者的身份,向周王室进贡了平时打猎用的箭矢。
直到五百年后,带着同样箭矢的大雁坠落于陈国,孔子才讲出了这段差点湮没在历史长河的掌故。又过了五百年,司马迁将此事记入了《史记.孔子世家》,古东北人才终于在史籍中露了一次脸,而这个时候,文章的主角——阿城,还只是一片莽莽原野。
在肃慎进贡之后的两千年中,匈奴,鲜卑等部族先后出现在中原的历史中,大放异彩。
而按出虎水畔的先人们,依旧渔猎樵采,佛系发展。唐朝的时候,因为没佛系好,卷入了唐与高句丽的斗争中,被薛仁贵打爆。在唐玄宗的时候,选择了依附唐朝,头头被赐了个名字叫李献诚。
武则天时代唐朝中衰,肃慎的后裔粟末靺鞨终于修成正果,建国了,名字叫渤海(事实上就没跟今天的渤海沾过边),渤海国文化很兴盛。然而,被辽国灭掉之后,就没了音信。
唐朝属国中文化最兴盛的渤海国
老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曾经好歹也辉煌过,就这样不声不响的消失在历史中,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于是,上天给了肃慎后裔第二次雄起的机会,这次是比粟末靺鞨野得多的黑水靺鞨。
这个时候,这帮子后裔,已经改名叫女真了(辽国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改叫女直)。
辽国对女真的态度一直不大好,尤其是没有上辽国户口的女真人(被称为生女真),该抢抢该杀杀,一点宗主国的风范都没有,倒像是来抢劫的。
毕竟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辽国自己各种乱,女真当然就各种超神。
差不多快要了辽国的命的时候,完颜阿骨打决定建国,首都就在老家。
于是,金上京会宁府,横空出世。
这时,有点小爆发的金国发现了宋朝,还很有钱。
于是,金上京迎来了辉煌时刻,各种中原来的好东西填满了仓库,王公贵族的府宅园林相继落成,鳞次栉比,巍峨的皇城也告竣工,一时间,上京成了当时东北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国也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
2
金上京的毁弃与没落
直到三十八年后的一天,海陵王轻飘飘的撂下了一句:
迁都。
他挥一挥衣袖,抹去了一切。准确的说,是烧没的。
所以,在今天,我们只能凭借勘测和想象,去还原当年上京的辉煌。
但迁都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海陵不迁都,金世宗也会迁都,只不过可能不会迁的如此惨烈而已。至于原因,还是在于上京本身的致命硬伤。
初起的金国,自身落后的制度导致上层统治者难以治理先进的中原,所以才会出现刘豫张邦昌这号托管式人物,在金国贵族看来,中原不过是给他们提供金钱美女的地方。
等到金国统治阶层汉化程度日益加深,这些人也意识到陈旧落后的女真制度已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为了金国的万世基业,必须做出改变。
但功勋世家很不满,这些人在上京都有着自己的关系网,盘根错节,势力强大,搞定这些树大根深的世家,看起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不过海陵王做到了。
你们树大根深,那我就挖根嘛,谁怕谁?
于是,迁都开始。
海陵王是个很绝的人,为了不让上京成为日后反对他的人搞事情的策源地,他做了两件事:第一,把太祖太宗的陵寝迁到了今天的北京房山;第二,将上京一把火烧光。
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三十八年的首都时光,恍如昙花一现,从此,再无上京。
金世宗虽然恢复了上京的政治地位,但往昔的风光早已远去,剩下的,只有几座宗庙,一片焦土。
哈尔滨在近代崛起
如今的阿城,虽然城区不算大,但却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浮华;东北菜色鲜味浓,颇为可口;上京遗址安然的静卧在南郊的田野中,任由时间流淌,岁月洗礼。当年毁于大火之中的皇家寺院宝胜寺如今已是香火旺盛,殿宇巍峨。
每逢端午节,人们晨起踏青,沿着当年的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的十字路口向西,一路市肆摊贩,遍布街道两侧,到了高峰之时,街上人上人海,好不热闹。现在想想,古人讲“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也许也是出于对故园山水的怀念之情吧。
原标题:地理丨存在感最低的古都:被君主付之一炬,辉煌不过一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