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生的父亲身体一向健康,平时感冒都很少,却突然猝死。何先生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之后,一直沉浸在浓郁的哀伤之中,被自责愧疚所折磨,同时倍感生命的脆弱和虚无。
我约何先生茶叙,何先生说父亲才66岁,平时身体很棒,走路爬山比自己还快,除了爱吃肥肉爱抽烟生活方式也很健康,早睡早起爱运动,性格开朗,经常组织老朋友老同事聚会,大家也都信任他喜欢他。他说父亲至少要活到88岁,努力活到99岁,上天为什么如此不公平?我们有什么错?我摇摇头说,没有错,世事无常,人生无常,就是发生了不可抗拒的灾难,想想各种天灾,地震、海啸、飞机失事,那些无辜受害者,他们哪里有什么错。何先生深吸了一口气说,人如何可以对抗不可抗?我还是摇摇头说,本质上说,无法对抗,只有接受和敬畏。世事无常,人生无常,不可抗让我们正视人的脆弱,接受这一点,我们才能将脆弱和无力转化为坚强。何先生的眼泪无声地流淌。我说哀伤是生命中的一道重创,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给内心带来巨大悲伤。我们都不擅长面对人生所失,强烈的伤感情绪,确实难以轻易平复。
心理学将体验丧亲后的哀伤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震惊、否认,拒绝相信逝者已逝的事实,表现为思维变得迟缓,麻木,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然后是愤怒和抑郁,主要反应是生气、讨价还价、退行,对逝者有很深的怀念,将逝者理想化,指责自己对逝者不好,羞愧内疚加重忧伤。最后是接纳与重生,接纳人生所失,接纳不可逆转的改变,以新的视角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珍惜人生所得,以新的热情投入新的生活。
何先生说我现在就卡在第二个阶段,想到父亲的很多好,比较之下觉得自己很坏很自私,5年前母亲去世后不久他想和一个阿姨重组家庭,我和姐姐坚决反对,一方面觉得这样对母亲很不公平,另一方面也觉得他这个年纪再婚很丢脸。他感叹了一句若你们妈妈在天有灵也会赞成我的,唉,你们觉得丢脸那就不给你们丢脸了。现在才体会到他实在是太孤单了,而我们也太自私了。如果他和那位阿姨再婚,可能他会更开心,就不会走得这样突然。我说已经发生的事情再去做假设没有意义,能够认识到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自私也是一种成长。父亲走了,你们的关系并没有结束,你内心这些重要的情感可以表达出来。何先生说如何表达?具体怎么做?我说可以试着给父亲写一封信,道歉、请求原谅,表达愧疚和感激,到父亲的墓地去念给他听,自己单独去可以,如果姐姐愿意和她一起也可以,把写信读信当作一种仪式,慎重地和父亲一次真正的告别。
只有把告别,把体会哀痛的任务完成后,才会有力量进入第3阶段,接纳与重生。接受父亲去世的现实,把对父亲的怀念安放在内心的一个角落,重拾信心,重建信任,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积极创造更好的未来告慰充满遗憾的过往。
上游新闻 张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