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义渡就业列车”到“推才宝”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这些聚集在百姓身边的就业帮扶平台越来越多,使得市民找工作更加方便了。得益于重庆市推动的“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就业便民服务圈建设,一系列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中,这类公益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数量增加、贴近服务、甄别信息,不仅让市民找工作更加方便了,而且也让市民就业更有保障了,不用担心找工作上当受骗。
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源泉,更是稳定的压舱石。重庆各地千方百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做好就业服务,无论是对社会、企业,还是对家庭、个人,都意义非凡。就业有了保障,发展才有基础。企业只有找到合适的、顶用的、成本相对较低的劳动力资源,才能更好地稳定生产经营,迈向高质量发展;而劳动者也只有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待遇相对不错的工作,才能与企业共同成长,不断通过劳动、智慧、技术创造财富,为创造美好幸福生活而努力。当前,受经济下行趋势和疫情影响,各地就业工作存在不少困难。但越是在困难时期,越是需要党政机关勇于创新、积极作为,创造性地做好市民就业保障,为广大就业者提供实效服务。
面对保就业这道必答题,相关部门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给出群众最期盼、最需要的答案。要通过保就业的举措,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口惠实至,让群众从保就业的政策善意中获得生产生活的安心,感受到政务服务的贴心暖心舒心。从重庆的实践来看,聚焦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以打通家门口就业“最后一公里”来提供精准便捷的就业服务,无疑是从实际出发解决群众就业难的务实举措。对于就业,重庆打造的“义渡就业列车”等就业平台品牌,使群众就业不用再追求远方,在家门口同样可以托举起个人和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重庆正通过“15+5”就业便民服务圈建设,努力实现家门口的就业,努力让残疾人不出家门也能有一份收入,努力让所有人都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同时,重庆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发挥互联网作用,为就业“扩容”。在稳定现有就业的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拓展新的就业渠道和空间。尤其是依据山城的地域状况和城乡差异等因素,合理布局就业创业载体,推进就业服务向基层倾斜、向乡村延伸,让每一个群体都能感受到暖心的就业服务。
从结果来看,重庆的就业便民服务圈建设作用明显,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实在办法,为更多人、更多家庭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助力,值得点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