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背后,考古人的真实工作状态(附珍宝图)
12-19 18:01:54 来源:新京报微信公号

▲1979年,在修建中的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人员精心发掘清理陶俑。时光荏苒,当再次翻开尘封的相册时,当时的“现在”已沉淀为“历史”。图片/新华社

新京报微信公号消息,临近年末,央视又放了个大招——《国家宝藏》。这档以介绍9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27件“镇馆之宝”前世今生的文博探索节目,自开播以来就凭借精良大气的制作、深厚的文化底蕴收获好评无数。前天晚上的第3期播完后,豆瓣上已有近3万网友参与评价,打出了9.3的高分。

无论是二十世纪第一个和云梦睡虎地秦简相遇、还原大秦文明的陈振裕先生,还是让商代妇好鸮尊重新面世的郑振香先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代又一代考古人的传承与坚守,才有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又一件国宝重器。

本期,小编分享近年来部分一线考古人的真实工作现场,希望有更多人对这些为了丰富延续灿烂的华夏文明默默奉献的人多一些认识。

考古掠影

▲ 2009年6月11日,乌拉特后旗恐龙地质遗迹保护区,戈壁草原风沙大加之水源紧缺,偶尔可以洗上澡的队员,身上的黄沙被水冲落一地。

此处是闻名国际的恐龙化石区,区内发掘出的恐龙等古生物化石距今7500万年至1.2亿年,曾出土过世界罕见的原角龙全骨骼化石以及3窝完整的原角龙长形蛋化石,仅原角龙即出土有100多个个体,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被誉为“恐龙故乡”。

2009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队一行十余人再次来到恐龙故乡,试图寻找新的种群。

▲2009年6月24日,北京,周口店遗址,考古人员绑着安全带在悬崖边发掘。

当日,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这是周口店遗址自1937年大规模系统发掘停止后72年内首次进行的以遗址保护为主旨的抢救性清理发掘。

▲2011年4月20日,河南,洛阳市栾川县庙坡洞旧石器遗址,考古人员在发掘现场。

从河南省文物部门获悉,经测定,该遗址内发掘出的骨锥是目前国内最早的磨制骨器,距今约4.5万年。

▲2011年5月6日,河南,登封市唐庄一宋代壁画墓内,洛阳市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对准备整体搬迁的壁画进行回贴和封护加固。

据了解,该墓葬形制较小,座北朝南,为仿木结构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内壁画共11幅,均保存较完整,主要是反映墓主人日常生活场景和当时社会佛家、道家、世俗等超度及吊孝时的齐乐场景,墓室顶部施红彩绘覆莲图。从描绘、设色到施彩等都有很高艺术水准,是中原地区壁画艺术中的精品。

之前的壁画搬迁多数采取的是对壁画进行揭取或对壁画墓进行局部切割搬迁的方法,本次采用墓体整体搬迁的方法,能够保证对壁画的完整性,但具有相当的难度和风险。

▲2010年5月14日,河南,洛阳邙山陵墓群,考古人员在曹休墓发掘现场绘图。

墓葬出土遗物的考古学年代以及墓葬的规格与曹休身份相符,尤其是墓葬后室出土铜印1枚,为边长约2.0cm、篆书白文“曹休”二字的私印,确定墓主人即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曹休。根据文献记载,曹休,字文烈,曹操的族子(同族兄弟之子),被曹操待若亲子。曹休经常跟随曹操征伐,官至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生年不详,公元228年病逝洛阳(曹操死于公元220年)。

曹魏时期墓葬在全国范围内很少发现,有明确纪年或者有墓主人姓名记载的更少。安阳西高穴曹操墓为东汉末期的墓葬规制,而曹休墓则是曹魏先期墓葬规制,但这两个墓葬都没有封土且均是罕见的东向墓道,有别于常见的南向墓道。所以此次曹休墓的发掘异常重要,成为首个曹魏时期的标志墓葬,其从墓葬形制和出土随葬器物为曹操墓的发现提供了旁证,更为东汉和曹魏时期墓葬的分期提供了标尺。同时,对《三国志》等文献具有印证意义。

▲ 2011年8月29日,河南,洛阳西周早期墓葬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发掘西周早期墓葬中的青铜车马器。

依据现场出土的簋、鼎等青铜器,考古人员初步判定该墓葬的墓主人应为士大夫,为西周早期商移民墓葬,距今3000多年从未被盗,对研究西周早期的丧葬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 2011年9月1日,河南,洛阳市区的东周车马坑,考古人员在喷施水雾。

据介绍,周代有着严格的礼制,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出行必须使用不同数量的出行马,通常情况下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卿大夫驾三。在这座车马坑中,第二辆车(中)和第三辆车(左)前分别有三匹马,由此可以推断该车马坑陪葬的墓主人应为当时的卿大夫级。

▲ 2011年11月24日,北京,延庆大庄科乡水泉沟村东北部,刚出土的炼铁炉遗址内,一位考古人员在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FOCUS 3D)进行测量。

根据现场考察以及采集的炉渣、木炭分析,认定该遗址为辽代冶铁遗址。现场的专家称,此遗址为兵器制造而冶炼钢铁的可能性较大。

▲ 2012年3月13日,河南,洛阳一处大型宋代官营烧窑遗址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清理发现的砖瓦残片。

这一遗址的发现,丰富了隋唐洛阳城遗址区内烧窑资料,同时为研究宋代烧窑的形制特征以及宋代洛阳城的建造、修缮及建筑材料来源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依据。

▲ 2014年10月10日,北京,故宫慈宁宫花园,考古人员在发掘一处古代建筑遗址。

▲ 2014年11月16日,北京,大兴榆垡镇,考古人员在用洛阳铲进行文物勘探。

▲2015年11月19日,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考古人员对从主椁室出土的文物进行三维扫瞄。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文物的三维数据和成像成图,给每一件文物建档,有助于文物的修复工作和今后展览展示的场景复原。

▲ 2015年11月21日,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从主椁室提取一对铜镜。

由于每一件文物都相当珍贵,主椁室内空间又非常有限,每一位考古人员在工作中都相当谨慎。

▲ 2016年8月17日,北京,圆明园远瀛观遗址,考古人员在现场进行考古挖掘。

要说近两年来关注度最高的考古发掘,位于江西南昌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必定榜上有名。

考古发掘专家组2015年底评价海昏侯墓时这样说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丧葬制度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符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拍者君的小伙伴当时就在考古现场,近距离目睹了墓中大量珍贵文物的面容。在本期的最后,就分享一波从墓葬中出土的马蹄金、韘形佩、连枝灯、铜壶……与海昏侯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会面吧。

近距离“赏玩”海昏侯墓中珍宝

▲金饼。考古队在主椁室西侧发掘的金饼,1枚约250克,共187枚,成色很好。专家介绍,金饼在当时是硬通货,财富的象征。海昏侯墓出土的金器数量创下中国汉墓考古之最。

▲马蹄金。此次发掘的马蹄金大小不一,大的重260克,小的也有40克,共25枚,成色很好。在马蹄口的部分用掐丝掐出了一圈花纹,上面还镶嵌有玉。马蹄金在当时主要用于皇帝赏赐给诸侯、重臣、贵族,一是显示帝王的权威,二是传递祥瑞之意。

▲ 韘形佩。主椁室东侧发现的做工精美的韘(shè)形玉佩饰,上雕有龙、虎、凤纹饰。据资料记载,这种玉佩盛行于汉代,人们将它戴在腰间。专家介绍,一般来说这是皇帝或者诸侯才有的东西。

▲ 五铢钱。主墓的北藏閣出土了10余吨、约200万枚五铢钱,按汉制换算约,相当于50公斤黄金。社科院的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谨慎的处理,光是把淤泥清掉,四五个工作人员就花了一个月,拿着竹签、毛刷,一厘米一厘米地清,每个不落。

▲ 五铢钱范。从海昏侯墓里发掘的写有“昌”字的五铢钱范,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专家认为,这提供了海昏侯私自铸钱的可能性。

▲ 玉器。

▲青铜香炉。

▲漆盘。

▲青铜连枝灯。

▲ 环形玛瑙玉璧。

原标题:《国家宝藏》背后,考古人的真实工作状态(附珍宝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