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阿姨正在做糯米团 本组图片记者 李微 摄
△范阿姨做的糯米团
△范阿姨
一张简单的桌子,一桶软香的糯米,一盆细软的黄豆面……在渝中区春森路的一条小巷里,有这样一家卖早餐的小摊,糯米团是其特色,为了吃上这一口,食客们往往不惜排上半个小时的长队,甚至很多外地游客也慕名前往“打卡”,成了十足的“网红”早餐店。由于没有招牌,顾客们便把地名加了进去,称其为“春森路糯米团”,这看似简陋的小摊,究竟有何妙招?
每天只卖一桶糯米
清晨,春森路一栋居民楼的门口,一群人已等候在糯米团的摊前,眼巴巴地望着那热乎乎、白嫩嫩的糯米团子。已经做了十几年糯米团的范阿姨,一边忙活一边抬起头来和老顾客们打招呼。一般快到中午的时候,范阿姨的糯米团便全部卖完。除了糯米团,小桌子上还摆着银耳汤、八宝粥、豆浆、卤鸡蛋,“每天早上3点就要起床,把糯米、银耳汤这些准备好,忙活完了差不多就7点了”。范阿姨告诉记者,米粒是尖头的糯米,这样的糯米最适合做糯米团,坚韧有嚼劲,口感纯正,有淡淡的米香。裹糯米团的黄豆面也是范阿姨自己亲手做的,健康、香气十足。
范阿姨和丈夫以前住在化龙桥,由于拆迁,便搬来了春森路,“差不多是2005年的时候,我们搬来了这边,那个时候又恰逢我们下岗,没得工作,我就在社区门口摆起了摊摊卖早餐。最开始我做糯米团,做得不好,后面遇到一个专门做早餐的朋友,她给我指点了一下,我才慢慢学会了。”
由于十几年的浸泡,范阿姨的双手已经有些浮肿。从早上到中午,范阿姨一刻也不曾停歇地在搓着糯米团,忙活完的她略显疲倦,说着便走到旁边的长椅坐下。而此时依然有人不时地前来询问道“还有糯米团吗”,范阿姨只得摆摆手“没得了,明天再来嘛”。
“每天就是这一桶糯米,卖完就不卖了,不然太累了。”范阿姨告诉记者,目前,一个糯米团卖4元钱,一桶糯米大概能做一百多个糯米团,再加上银耳汤、豆浆等,每天的营业额大约是五六百元。
坚持真材实料
“以前有时候会卖到下午才卖得完,去年开始,来买的人逐渐变多了,但是每天依然只做一桶糯米,主要是我要一个一个地现搓,就会比较慢。”范阿姨坦白到,“其实我从来都没有宣传过,我连微信这些都用不来,是经常在我这里买的顾客觉得味道好,就在大众点评上帮我做了个点评,然后陆陆续续就有人慕名而来。”
“现在他们还兴团购,上次有个人,一下就在我这里买了60个,说给同事带的。”既然生意这么好,为何不扩大店面,招聘员工呢?范阿姨解释到,“请人要做死。以前有年轻人过来找我学手艺,但是学了几天就走了,一般人吃不了这个苦,坚持不下来,而且请的人也不会像我这样认真做,也做不到这么好,还是亲力亲为要放心些。”
在范阿姨看来,利润不是最重要的,健康才是最为关键。所以在选材上,范阿姨一直坚持真材实料,并且亲手制作,用好的食材打造好的食物,“这么多人爱吃我做的糯米团,说明他们信任我,那我也要对得起顾客的信任,用健康的食物回馈他们。顾客吃得开心,我也就满足了。”
一袋豆浆,一个糯米团,在小巷里晃晃悠悠,慢慢溜达,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或许便是重庆慢而安稳的生活吧。
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记者 李微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