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大江奔流丨“大江奔流”主题采访团在渝三天 央媒记者这些视角看重庆
08-01 07:21:08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消息,7月28日—30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的100多名记者来到重庆,先后在主城区、万州、云阳、巫山等地实地采访。在渝采访三天,众多央媒记者从哪个角度关注重庆?一起来看看。

从一座污水厂看重庆保护长江

一座污水处理厂,不只是处理生活污水,还能同时用处理的尾水发电,用污泥造水泥和肥料。这样的绿色环保产业引起央媒记者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拍照并发朋友圈点赞。

采访的地点是南岸区鸡冠石污水处理厂,这个厂承担了多个功能,除了污水处理,还有水力发电、污泥处置等。

例如,该厂设尾水发电站,利用排放落差发电,解决自身的用电问题;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浇灌等,实现了循环再利用;当泥中的水分降到10%至20%,还可以用作水泥原料、有机肥料等。

重庆在把环保产业作为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的同时,也积极为市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污水处理行业就是重庆坚持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管永超在现场报道中说:“在厂区基本上没有闻到刺鼻味道,这个水能排入长江,说明重庆在水治理方面的投资力度是非常大的。”

从一辆汽车看重庆经济发展

“没想到重庆的汽车厂商也赶上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潮流,还做到了技术领先。”这是一件让诸多媒体记者都感到意外的事情,但长安汽车给了他们一个肯定的答案。

7月28日,在长安汽车园区内,采访团的记者们观看了车辆撞击实验,分组体验了长安汽车的无人驾驶汽车。对于很多记者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体验长安汽车的无人驾驶。

“很神奇!车会自动转弯,遇到障碍物自动停下,等到障碍消失后才继续走。”“无人驾驶很平稳、舒适,期待今后在市场上的投用。”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的记者在试驾之后都赞口不绝。

他们认为,目前重庆将大数据智能化作为为培育经济新引擎、提高发展质量的主攻方向之一,自动驾驶汽车凭借其容易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特质,有希望成为重庆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着力点,推动本地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的整体崛起。

从一群猴子看重庆生态保护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李白的千古名句中,猴子的叫声似乎已成为三峡的标志之一。

在三峡水库蓄水之后,长江两岸的猴子数量一度减少。7月30日,采访团在长江支流大宁河流经的小三峡景区采访时,记者们却惊喜地看到江边几处悬崖边,都有成群结队的猕猴出没。

原来,为把猴子留在三峡,当地人在江边设了几处固定的猴粮投放点,以吸引它们在此安家。

随着小三峡生态环境日趋优化,当地猕猴数量已超过3000只,诗意的画面也在三峡地区重现。

当天,多家中央媒体的记者将小三峡猴群的故事写进了报道中,重庆在长江沿岸的生态保护中正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从一个乡村看重庆三峡移民收入

靠着一棵棵李子树,许多三峡移民不但脱了贫,而且还致了富。7月30日,采访团沿着长江一侧蜿蜒崎岖的山路,来到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这是一个三峡移民村,自从栽种脆李、脐橙等水果便出了名,农民的收入节节高。

“20年前,移民们刚搬到这里时,看到的是一片片荒山坡。”巫山县曲尺乡党委副书记刘典春说,通过组织村民规模种植果树,山绿了,村民也尝到了甜头。

目前,全乡6800户中,种李子的有5600户,乡里的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3万元,其中仅脆李一项就让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采访中,村里的种植大户张科富被十几名记者团团围住。他告诉记者,他和妻子两人种了30亩果树,其中20亩脆李、10亩纽荷尔脐橙,去年收入20余万元,不仅养活了一家七口,还在县城买了新房子。

重庆日报记者 汤寒锋 陈钧 廖雪梅 白麟

原标题:“大江奔流”主题采访团在渝三天 央媒记者这些视角看重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