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在畅音阁里演“猴戏”其实早有传统
11-09 15:49:33 来源:澎湃新闻

2017年11月8日,北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故宫欣赏京剧表演,与演员交流。

澎湃新闻消息,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11月8日下午在故宫畅音阁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夫妇共同欣赏京剧表演,招待特朗普的戏码有一折《美猴王》,应该就是京剧里曾经风靡一时最受市场欢迎的“猴戏”了。

曾经,“猴戏”是每个剧团的必备戏码,但这些年随着武戏式微,“猴戏”渐渐销声于舞台。尤其是北派猴戏,至少有过几十出剧目,但现今基本只剩下了一出《闹天宫》,以及偶尔演出的《水帘洞》了。所以,特朗普看到的,应当也是京剧北派猴戏里硕果仅存的传统经典。

很多人因为《西游记》的六小龄童知道绍剧“猴戏”。事实上,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当年确实被誉为“南派猴王”,而猴戏更是曾在民国盛极一时,包括绍剧在内的很多剧种都有此类戏码。京剧无疑是其中最影响力的剧种。

由于小说《西游记》的广泛传播,使猴戏在市民阶层流行,产生了不少擅演猴戏的名家。

戏曲中的猴戏素来渊远流长,最早从元杂剧中就有了《西游记》的剧本。猴戏的近代流传主要还是在清末时期。由于小说《西游记》的广泛传播,也促使了猴戏在市民阶层的流行,产生了不少擅演猴戏的名家。

清代的宫廷大戏《升平宝筏》完整搬演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据说逢重大盛典会演出此剧,而完整演出要整整一个星期。可以说,在畅音阁里演“猴戏”,其实是早有传统。

到了民国以后,各大剧种各大流派的猴戏层出不穷。南北名家更是有了各自风格,脸谱造型也是各有讲究。诸如北派杨小楼的“一口钟”、郝振基的“鞋底子”、李万春的“倒栽桃”、李少春的“反葫芦”,虽然都是猴戏脸谱,却各有异趣。

杨小楼的“一口钟”猴戏脸谱。

郝振基的“鞋底子”猴戏脸谱。

李少春的“反葫芦”猴戏脸谱。

张翼鹏的猴戏脸谱

郑法祥的猴戏脸谱。

上海京剧院的京剧名家严庆谷这些年一直在在不遗余力地整理和推广悟空戏,作为南派“猴戏”重要一支、郑派悟空戏的第三代传人,严庆谷对南北猴戏可谓如数家珍。

京剧名家严庆谷是南派“猴戏”重要一支、郑派悟空戏的第三代传人。

他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说, 京剧的猴戏一直归在武生行当,虽然属于偏门,但因为通俗易懂、武打精彩、风趣幽默,格外卖座养团,所以当年是所有武生和剧团都必演的剧目。

而北派猴戏最具代表性的无疑就是武戏泰斗、一代宗师杨小楼。杨小楼的猴戏学自他的父亲杨月楼。杨月楼曾经有“杨猴子”之誉,而杨小楼最早的艺名叫“小杨猴”,既源于家学,又有所创新。据说,杨家的猴戏正是从清宫一位王爷那里学来的。

杨小楼便装照和他的猴戏脸谱。

当年,杨小楼最常演的《安天会》就是后来的《闹天宫》,他的美猴王极为华美大气,穿蟒袍,有王者相,在动作、演唱、身段、表情上无不生动活泼,惟妙惟肖。而他的《水帘洞》更是有许多惊险的身段,和火爆热烈的开打。

杨小楼后来经常进宫给慈禧太后演戏,想来也应该在畅音阁多次登台。慈禧甚至问过杨小楼,他的猴戏何以如此生动大气,而杨小楼的回答是,我们是“猴学人”,孙悟空在西行路上,是猴、是人、也是神。 

北派猴戏中,还有一位北昆名家郝振基。他的《安天会》以惟妙惟肖的模仿取胜,为此甚至在家中养了一只猴子观察,表演抓耳挠腮、挤眼缩脖,俨然就是活猴。

李少春的猴戏《大闹天宫》。

李少春的《智激美猴王》。

而此后,北派猴戏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李少春和李万春。两人虽是远亲,但竞争却十分激烈,甚至一度以猴戏对擂,李少春先后推出《智激美猴王》、《十八罗汉斗悟空》,李万春则以《十八罗汉收大鹏》回应。不管结果怎样,李少春最后以他追求潇洒气度的猴戏赢得了“美猴王”之誉。现在大部分北派猴戏,应该都还是沿袭自李少春一路的表演。

李万春的美猴王造型。

相比北派猴戏以折子戏为主,南派猴戏则以连台本戏盛行。当年更是名家辈出。

盖叫天(左)和长子张翼鹏(右)。

严庆谷介绍说,南派猴戏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张翼鹏,他也是武生泰斗盖叫天的长子。张翼鹏曾经在上海演出连台本戏《西游记》长达8年之久,前后推出了40本连台本戏,基本把《西游记》的故事都演了一遍。那时候武戏的竞争特别激烈,上海十几个剧场天天都有戏演出。但《西游记》一本戏一般就能演3个月,然后市场略有下降马上推出新的。舞台美术也特别吸引观众,简直就像今天百老汇,把百乐门舞厅的水晶球用在龙宫的场景上,当时都是很先进的舞台创作观念。据说,当年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的绍兴大班正好在上海演出,当时看了张翼鹏的《西游记》有很多学习借鉴,才有了后来的绍剧猴戏。

可惜的是,张翼鹏生性特别孤傲, 45岁就离开人世了,不曾收徒,他的猴戏艺术已经彻底失传。

而南派猴戏另一个重要代表就是“赛活猴”之誉的郑法祥。郑法祥一直不喜欢猴戏这个叫法,认为那样就把这个种类给叫小了,因而一直坚持称之为“悟空戏”。当年,郑法祥不仅在南方雄踞舞台多年,就连在北方也影响深远。1929年,资本家黄楚九斥资建造齐天舞台,请郑老演悟空戏,长达数年。而这个剧场,就是后来的共舞台,也就是如今上海延安路上的ET聚场。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几年,因为封建迷信色彩等原因,猴戏成为禁戏。1954年,被打入“冷宫”的猴戏有了一丝生机。因为京剧是中国文化的代表,猴戏又能克服语言障碍展现在国际舞台上。按照周总理指示,著名编剧翁偶虹将传统猴戏《安天会》改编为《闹天宫》。《安天会》中被天兵天将打败的孙悟空,在新编作品中反败为胜,成了正义的一方。随后《闹天宫》也就成了屈指可数被保留下来的猴戏。

严庆谷

在南方,随着武戏的式微,加之演出难度高,猴戏同样遭遇断代和失传。 从去年猴年开始,严庆谷开始恢复整理郑派悟空戏,他说,我学习和继承的郑派悟空戏剧目非常有限,也就是《闹天宫》《借扇》《金刀阵》等等这几出。但因为目前传到我这里第三代就一个人,我不希望这门艺术在我这里就中断了。为此他整理了多出剧目重新上演,包括几乎在上海舞台已经失传《五百年后孙悟空》。而下个月,他就将在逸夫舞台推出已经30年未见的《真假美猴王》。

原标题:《美猴王》:在畅音阁里演“猴戏”其实早有传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