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消息,5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自此,常态化核酸检测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
针对有关问题,5月20日,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号发布了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负责人的相关解答。
国家卫健委表示,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按照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的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尤其是在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是为方便人们就近就便进行核酸采样,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已经陆续探索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根据本地实际,合理布局核酸采样点,组织市民最短48小时、最长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总体运行稳定,取得了较好成效。一些地方通过多地联合采购核酸检测试剂等耗材,进一步压低检测成本,降低检测价格,促进了常态化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国务院有关部门也正在抓紧研究,进一步指导各地降低核酸检测的成本和价格。
5月2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首届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深圳的标准是每3万人建设1个便民核酸检测点,查验核酸要求的是72小时,但这都会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
为何要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
国家卫健委:有利于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灵敏性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为什么要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国家卫健委在解答中表示,这有利于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灵敏性,织密疫情监测网,更早发现潜在风险,更好落实“四早”要求;同时,有利于为“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人群提供更为便利快捷的核酸检测服务。
国家卫健委还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导致一些早期的感染者不易被发现。前期多地发生的奥密克戎聚集性疫情被发现时,已经在社区内隐匿传播了一段时间,给防控工作带来了困难。
5月2日,杭州市通报一起通过常态化核酸检测筛查出的无症状感染者。5月5日,浙江省疫情防控发布会确认,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得当,上述病例未引发其他相关病例。
此前,我国一直对冷链从业人员、医护等高风险的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福建莆田2021年9月的疫情即是学校组织学生适时抽检时发现的,教育部据此鼓励推广。
今年3月疫情以来,在国家层面发出要求之前,多地已开始部署常态化核酸检测。其中,深圳市、杭州市在控制住本土疫情后,即开展打造 “1530” 核酸服务圈,即核酸检测步行不超过15分钟,排队不超过30分钟。
卢洪洲指出,深圳的常态化核酸检测是为了在国内部分地区还有疫情的情况下,在早期筛查出感染者。这样可以快速动态清零,基本上杜绝大规模暴发疫情的可能。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后,深圳疫情形势较好,没有出现大规模暴发。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经验,而且常态化下多是10人混管,成本比较低。从传染源诊断的角度,这个成本是划算的”,卢洪洲说,“未来可使用核酸检测盒、漱口液等检测方式,在核酸检测亭自助采样,减少排队时间、防止聚集感染,还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成本。”
那么,自助式的抗原检测是否可以推广?卢洪洲表示,抗原检测不适用于常态化检测,更多用于隔离观察人员。核酸检测才是诊断的“金标准”。
在目前人工采样的情况下,对于进一步扩大核酸检测的采样人员队伍,5月1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各地也在进行积极探索,鼓励具有卫生专业背景的人员经过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培训,参加核酸采样工作,而不仅仅是现有的医师和护士。
卢洪洲介绍,深圳也开展了相关人员培训,主要通过第三方,以减少对医院医护资源的占用。
▲市民排队做核酸
哪些城市应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国家卫健委:并非要求所有城市均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
国家卫健委表示,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按照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的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常态化核酸检测是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求决定的,并非要求所有城市均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主要是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城市,方便人们就近就便进行核酸采样,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也并非要求所有人群均48小时检测一次,具体检测频次由当地根据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因时因势确定。
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已经陆续探索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根据本地实际,合理布局核酸采样点,组织市民最短48小时、最长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总体运行稳定,取得了较好成效。一些地方通过多地联合采购核酸检测试剂等耗材,进一步压低检测成本,降低检测价格,促进了常态化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国务院有关部门也正在抓紧研究,进一步指导各地降低核酸检测的成本和价格。
目前已有多地部署了常态化核酸检测。其中,有江西省、山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湖北省、山西省在全省(市)开展。
卢洪洲认为,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城市出现病例都是有可能的,但小城市可能有经济能力和检测能力的限制,更多依靠发生疫情时外地的支援。
有的地方提倡愿检尽检,有的地方则以各种方式保障全员检测。许多地方要求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加聚集性活动时核验相应时限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江西省、安徽合肥、辽宁大连、湖北武汉等地,居民如无故不按规定频次检测,健康码将被赋“灰码”或使用受限。
对于有人不去检测的情况,卢洪洲认为这些规定是有效的。那些不去公共场所的人传染他人风险较低。
在检测频次上,各地规定从杭州的48小时一检到大连的每周一次不等。河南省则提出郑州市城区每月一次全员检测。
目前,深圳市民进出小区、各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求的是72小时核酸。卢洪洲表示,这一频次是动态调整的。“比如已经是两个星期,或者两个最长潜伏期以上没有出现疫情,就可以放松,甚至7天一检。但重点行业重点人群还是要保持高频检测。”
一旦发现聚集性感染的苗头,也可提高频次。在一般性的常态化核酸上,卢洪洲认为,新冠病毒有三天潜伏期,保持两天一次的核酸检测已足够。
此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微博撰文讨论发生疫情时的核酸检测时也表示,对于连续多次都没有筛查出阳性的区域,核酸检测的频率可以放宽,比如一周一次;对于近期,比如三轮筛查,任何一轮中出现过阳性的区域,可以增加核酸筛查频率,一般要求每轮核酸筛查的间隔时间,要短于病毒传播的代间隔,奥密克戎毒株传播的代间隔平均为3天,即核酸筛查可以隔日检测或每日检测。
5月9日发布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2.0版)》要求,在一些重要时段,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节后也将迅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筛查,严控流动性风险带来的隐匿传播。
辽宁大连推出了“分流”措施,倡导家庭内共同居住人在一周内不同时间错时进行核酸检测。据大连发布5月16日通报,大连市将在每周二、四、六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其中,周二对男性市民采样检测、周四对女性市民采样检测,周六均可采样检测。
核酸检测点如何布局?
多地推出电子地图等查询服务,深圳每3万人建设1个便民核酸检测点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多地相应推出电子地图、一键查询等检测点查询服务,显示地点、服务时间、服务人群、电话等。无锡、深圳等地还具体到忙碌状态或排队时间。
卢洪洲介绍,深圳的标准是每3万人建设1个便民核酸检测点,并且也是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的。高峰时期,全市便民核酸检测点近7000个。深圳现在的规模也超过了3万人1个的标准。
河南省的工作方案规定,各地按照就近、便民、常态、科学的原则,在居民区(大型社区、城中村)、交通场站(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办公区域(工作园区、大型企业等)、大型商超(商场、超市、农批市场等)、大型户外场所(公园、体育场等)、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周边、大型建筑工地等场所合理配置便民核酸采样点,提高居民核酸采样便利度。设置规模为:城区每3万人设置一个便民采样点,以固定点为主、流动点为辅。
上海市卫健委于4月26日起公布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位信息。上海市表示,各区将按照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均衡化、多元化的原则,根据人口密度和功能定位,在居民区、交通场站、办公区域周边、学校、大型商超、大型户外场所、建筑工地等区域布局采样点。截至5月5日,上海已在全市布局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9021个。
杭州则多举措优化采样点布局。据澎湃新闻梳理,杭州明确人口3000人以上的小区、500人以上的单位原则上设置采样点;学校、幼儿园设采样点,学生在校内检测;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点;增设移动采样车、独立采样亭等多种形式的流动采样点;鼓励药店、口腔诊所等民间力量参与采样。全市每日开放采样点位保持在1万个以上。杭州还每日复盘,及时优化细节。
杭州市于4月28日宣布,将设立不少于10000个采样点。以杭州市的1220.4万人常住人口测算,每万人对应约8.2个核酸采样点。
无锡则把动态优化精细化。据21世纪经济报道,无锡第一个推出采样点地方标准并建成了2600多个“采样小屋”。在现阶段的形势下,由于人群流动的随机性,考虑使用效率,并非每个“采样小屋”每天都开放,开放时间也并非都一样,而是根据需求动态调整。当前无锡市每天正式运作的采样小屋保持在800—1000个左右(不计江阴),即可满足这一常住人口746万人城市的需求。
据报道,在高速路口、“两站一场”(铁路公路机场)等重点人员流动区域,无锡的“采样小屋”保持24小时或随客运时刻表运作,剩余部分主要调整优化的重点在于开放时段,依据人流特点确定开放上午、下午、夜晚3个时段中的一个或几个。据监测,“采样小屋”平均开放时间在缩短,单位时间采样样本数量则在增加。整体上,越来越便民、高效。
原标题:红星观察|多地探索常态化核酸检测之后,城市如何跑赢病毒?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